摄影李成伟 在书屋内,农民找需要的书籍时,乐得合不拢嘴。
齐白石艺术研究院发起科技“三帮扶”书画义卖筹集善款,捐赠百个农村书屋活动,昨日——
第一百家农村书屋
落户双阳三家子村
本报记者单士诚
日前,由齐白石艺术研究院院长吴景山先生发起,通过科技“三帮扶”书画义卖筹集善款,捐赠100个农村书屋活动,经过一个月的时间,99个农村书屋相继落成。
“我们村也有书屋啦!今年种地之前可要多学些知识,让自己家的地多打一些粮食。”27日,第100家农村书屋落户双阳区山河街道三家子村,农民朋友看到书屋里摆满的科普书籍,高兴地拍手叫好。
捐赠100家农村书屋的发起者吴景山先生介绍,捐赠农村书屋的初衷想法就是让农民朋友在闲暇时候,不出村屯就能学到科普知识。“种地看一些水稻种植、培育方面的书,好多打一些粮食,搞养殖业的,也多看看养殖方面的书籍,这个书屋就是农民朋友致富的平台。”吴景山先生说,通过书画义卖筹集善款,多为农民朋友办一些实事,也是为社会作出贡献。
在捐赠100家农村书屋的活动中,长春华港机动车市场有限公司也作出了贡献。该公司经理何洁仪女士说:“农民朋友能多学一些科技知识,早点走上致富路,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。”
听说村子里有书屋了,双阳区山河街道三家子村农民王喜范一大早就来到书屋门前等候着。“我家有两垧水田地,不多学些科学知识产量总是上不来,每年都要找专家到田地里看,今年冬天趁着还清闲,来书屋里学习一些知识。”王喜范说,现在村子里有了书屋,就不会整天的玩麻将、打牌了。
采访中,三家子村的农民对书屋有着极大的兴趣。“我家就在这附近,到时候肯定会天天来这里看书。”记者询问,最想看哪方面的书籍?“关于养殖的、种植的,多看一看吧,到时候说不定能用着。”三家子村的农民说。
双阳区科学技术协会林海涛对农民朋友说:“多去农村书屋转转,这里就是奔小康的第一站。”简单的两句话,可以看出农村书屋和农民致富之间的关系。“特别是在冬闲的时候,有了农村书屋,农民的业余生活能得到改善。现在送科技、送知识到农村,真的很及时。”林海涛说。
在双阳区山河街道三家子村第100个农村书屋落成典礼上,刚刚大学毕业回到农村发展的冷有兵感触很多。
“我是2010年从吉林大学农学院毕业的,当时报名一村一名大学生,回到农安的家中,想帮助更多的农民致富。”冷有兵说,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,以后还会为农民致富尽一份力。“农村书屋真的会让更多的农民受益,因为农民需要的是知识,需要用科技把地种好。”